第3章 应俊武(2/3)
作品:《重生之首富人生》年人的问题也可以随着出现了,耳背,健忘,脑子也开始慢慢不好使了。
那时候的应俊文才刚毕业,也没什么钱,根本没能力让外婆转去大医院去做一个全面检查而彻底根治。为了不给家里造成过重的经济负担,外婆自己也不会同意,她的儿女们自然也只能顺着外皮的心意。
应俊文也只能是进一些自己的本份,给了一些钱,然后这件事就这么过了。不过现在既然重生了,上天给了自己再来一次的机会,那自己肯定要想办法去改变这一切。
应俊文把自己的东西在自行车上放好后,一边骑上自行车,一边在心里暗暗下定了决心,这个是以后必须要办好的事情之一。
越州市隶属于绍州市,但却离绍州很远,开车都要一个多小时,地理上处于绍州的最边上,反而倒离宁海市更近一些。越州四面环山,中为盆地,剡溪横贯其中,地貌构成大体为“七山一水二分田”,有山有水有田,算是个好地方吧。
因为离绍州比较远,所以呢,一方面绍州便不怎么待见越州,就当越州市是后妈养的,有什么经济政策也很少向越州市倾斜,而且给了隔壁其他县级市。
直到应俊文重生前,还没通火车,只是听说已经在建高铁了。其实当年本来已经要开通火车了,但铁路修着修着,最后便修到了隔壁的一个县级市去了………
另一方面越州市的人也都不把自己当作绍州人,都只称自己是越州人,不怎么认绍州这个大哥。乡下山民嘛,自己过自己的小日子,什么都是自己自力更生。要去大城市发展,只会去省城钱江市,几乎都不会去绍州。
上世纪八十年代末,越州靠做领带起家,领带产量一度占全华夏的80%。但领带主要是靠粗陋,08年金融危机后,越州整个领带产业都是崩溃性的。大批大批的领带厂倒闭,甚至有些整个工业区都成了鬼城,最后仅剩了几家大厂还在勉强维持经营。
但随后越州人又迅速开发出另一个产业,开始做集成灶并迅速发展壮大,和以前差不多,又是整个工业园区全部都是集成灶厂。
应俊文所在的崇仁古镇离越州市不到20公里,由于有好多山路,所以骑自行车差不多要一个小时才能到。
一路上应俊文边骑边哼着小调:
“速度是七十迈,
心情是自由自在,
希望终点是爱琴海,
全力奔跑,梦在彼岸……”
恩,虽然应俊文的速度远远没有七十码,在这样的山路里,能骑个20码就不错了,但应俊文于路上已经彻底放飞了自我。
没有油腻,没有小肚腩,自行车骑个山路完全没什么感觉,精力旺盛到爆炸。哪像以前,人到中年,骑个自行车哪怕是平路,不出二十分钟就累得像狗一样的喘粗气了,年轻真是好啊,应俊文心里不由着得意着。
四点三刻,应俊文就到了哥哥的电脑店里。
停好自行车,锁好后,拿上自己收拾好的东西,应俊文拉开店门,就往店里走了进去。进门后一看一楼没人,就朝着二楼喊了一声:“哥,你在呢?”
隔了一会儿,二楼传来应俊武的声音:
“在二楼呢,我再炒个菜,就可以吃了,你把楼下的卷帘门拉个四分之三吧,晚上一般也不会有什么人来了。”
由于应俊武是一个人开店,所以白天但凡有事外出,或者晚上一个人在二楼的时候都会把卷帘门拉下大半,这样有人上门也不会错过生意,一般也会在门口喊几声看有没有人,应俊武自己在楼上也能听得到动静。
当然也不怕别人钻进来偷东西,拉下四分之三,蹲下来都很难钻进们,除非躺着进来。而要拉起卷帘门,那声音,隔个一百米外都能挺得见。
应俊文回答道:
本章未完,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......... 重生之首富人生 最新章节第3章 应俊武,网址:https://www.275b.com/11_11496/3.html